公告版位
- Jun 04 Sat 2011 19:57
臧妮姬專欄《 青春啦啦隊 》
- Apr 02 Sat 2011 11:56
【臧妮姬專欄】《 山楂樹之戀 》
《山楂樹之戀》 單純美好 - 人心渴望的永恆價值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這段70年代真人真事的愛情故事,在網路上引起廣大迴響並熱烈推崇為史上最純淨的愛情故事。
文革後期的中學生靜秋跟著學校小組下鄉採訪貧下中農的生活,參與教材編寫活動,遇見了下鄉探勘地質的工作隊員老三,老三幫助靜秋編寫採訪、打工勞動,靜秋從一開始猜疑到接受老三的追求,後來服膺母親不准早戀的禁令。但正當靜秋努力撕下身上標籤走出家庭政治成分不好的出身、辛苦等待的留校工作終於有著落的時候,老三卻得了白血病,最後離開人世。
- Feb 21 Mon 2011 13:36
【影藝FOCUS節目重播】
- Feb 17 Thu 2011 16:10
【臧妮姬專欄】《 月滿軒尼詩 》
《月滿軒尼詩》Crossing Hennessy:溫潤香醇的老香港褒湯
日常生活的平淡相處,也許正是情感保鮮的最佳溫度? 逗愛人開心微笑的用心,也許正是愛情必勝的絕佳祕笈?
- Feb 08 Tue 2011 18:22
《 台灣電影史第一次- 2010台北金馬奇幻影展 》座談
- Feb 08 Tue 2011 17:46
《 2010台北電影節 》座談
主持人:臺灣影藝學院總監 臧筱雯
與談人:2010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游惠貞
臧:台灣電影界一年一度的電影文化盛事,以「城市」作為定位,帶領觀眾深入認識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的台北電影節,今年邁入第十二屆了! 2014世足和2016奧運都即將在巴西舉辦,今年台北電影節主題城市選定巴西文化,從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的經典到新銳代表作,讓我們對迷人的巴西文化可以有更多瞭解。慧貞姐,聽說邀片過程讓你們又好哭又好笑?
- Feb 08 Tue 2011 13:22
【臧妮姬專欄】《 當愛來的時候 》 第47屆金馬獎最佳影片
《當愛來的時候》: 愛是掙扎,愛很優雅,愛是對話,如此偉大。
這屆金馬影展拿下最佳劇情片大獎後,張作驥導演隔天再度來到我節目,訪談中我刻意問起張導的媽媽。『阿驥 !你說《爸,你好嗎?》是拍給爸爸的,《當愛來的時候》是拍給媽媽的,我知道啦!好啦!謝謝你啦!』這是八十幾歲的張媽媽在兒子抱回金馬時簡潔含蓄的道賀電話。我問:『媽媽在爸爸往生後很久還不能接受對嗎?』張導睜大了眼:『她到現在還是每天坐在床上,拿著我爸的照片,跟他說兩個小時的話!每天喔!!』聽張導細數從小看媽媽買菜理家精明幹練,埋怨從小媽媽生活管教吹毛求疵,描述媽媽對爸爸和自己的全心付出,我聽到這個僅管說著媽媽的愛是壓力的獨子,卻對媽媽堅毅執著的性格和為人妻母愛的力量打從心底佩服。
有著強勢媽媽的張導在《當愛來的時候》裡因此鮮活地呈現出他熟悉的女性當道的家庭系統,拍一個媽媽還不夠,一口氣講了四個媽媽的故事,呂雪鳳飾演的大媽對招贅來的丈夫黑面頤指氣使,一手掌握快炒店家族的命脈,女主角來春對親生母親二媽當人細姨 ,始終不滿,在經歷了未婚懷孕及家中變故,大媽倒下,二媽接班一肩扛起擔子後,走過了人生的無明際遇,經歷了生命的有機循環,終於一窺成長樣貌,一家人彼此扶持,一起體驗了,「愛」。
- Nov 19 Fri 2010 15:27
2010金馬影展開幕片《茱麗葉》電影特映劵贈票活動來嚕!
- Nov 19 Fri 2010 15:04
【臧妮姬專欄】《 第四張畫 》 第47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費比西影評人最佳影片
《第四張畫》:諸相非相
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看完他的第一部紀錄片《醫生》後,心裡就留下這個名字,鍾孟宏。看到《第四張畫》鍾導獻給FELIX WEN,我心裡流出一陣暖意,FELIX是《醫生》裡美籍華裔主角溫醫生的小兒子,天資聰穎卻另人費解地在衣櫃上吊,《第四張畫》的創作緣起是因為他,片子裡的第二張畫也是他的作品。在電台節目訪談時,我跟鍾導聊到我很喜歡《醫生》,沒有刻意的觀點鏡頭,捨棄煽情的淚水陳套,定靜地沈澱出一種無法言說的苦痛,那是一種將心比心、與你同在的慈悲和陪伴,感覺像是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的角度在拍攝。
鍾導熱切地跟我說,拍《醫生》時溫醫生最常跟他講一句話:「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影響他非常深。十二歲的小孩子在衣櫃上吊不一定是自殺,不一定是無法面對,也許是一種對生命的好奇?也許是一種對未知的探索? 諸多費解留給溫醫生一家人,從男孩的畫裡,我們看到他的宇宙觀,他對生命的思考,他為自己畫的葬禮。 三年的拍攝期間,導演看到一個五十幾歲的大男人在鏡頭下哭到全身抖動,到後來平靜自若地敘述兒子的種種,最後舉家搬離原來的住所,那是無語仰望穹蒼的詰問? 謙卑面對生命的苦旅? 還是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了然於胸? 我們不知道,但是透過《醫生》,我們看到巧妙的黑白攝影,揭示了生命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往往更是黑白之間更幽微複雜的灰階色譜,那是一種靜默疏離的顏色,一種謙卑自持的距離,因此提供我們對生命一種沈澱的觀照。
- Nov 05 Fri 2010 17:59
<影藝FOCUS>送你看3D《麥克邁》超能壞蛋!!!!
活動辦法:
上週落馬沒搶到票的朋友,現在快到<影藝FOCUS>【活動頁籤】再次回答歷屆金馬獎入圍電影作品中,你最想和誰再次回味哪部作品?為什麼?並點一首讓你難忘的金馬獎電影音(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