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演講、教課、主持、評審,或是各種好玩的、創意的合作邀約,歡迎你寫信給妮姬。 nickie@filmarts.org.tw

3846.jpg     

 青春啦啦隊 YOUNG AT HEART : 快樂,是自找的 

楊力州執導的紀錄片《青春啦啦隊》成功地紀錄了一群爺奶,組成千歲美式啦啦隊,在世運表演的整個過程。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楂樹之戀》 單純美好  -  人心渴望的永恆價值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這段70年代真人真事的愛情故事,在網路上引起廣大迴響並熱烈推崇為史上最純淨的愛情故事。

文革後期的中學生靜秋跟著學校小組下鄉採訪貧下中農的生活,參與教材編寫活動,遇見了下鄉探勘地質的工作隊員老三,老三幫助靜秋編寫採訪、打工勞動,靜秋從一開始猜疑到接受老三的追求後來服母親不准早戀的禁令。但正當靜秋努力撕下身上標籤走出家庭政治成分不好的出身、辛苦等待的留校工作終於有著落的時候,老三卻得了白血病,最後離開人世。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錯過首播的聽眾朋友可以利用線上收聽喔  

http://tw.beta.streetvoice.com/music/filmarts/

歡迎大家加入《影藝FOCUS》臉書粉絲頁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滿軒尼詩》Crossing Hennessy:溫香醇老香港褒湯

日常生活的平淡相處,也許是情感保鮮最佳溫度? 逗愛人開心微笑的用心也許正是愛情必勝的絕佳祕笈?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電影史第一次《2010台北金馬奇幻影展 讓你大開眼界 !   

主持人:臺灣影藝學院總監  臧筱雯    

與談人:金馬影展執行長/知名影評人  聞天祥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主持人:臺灣影藝學院總監 臧筱雯

與談人:2010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游惠貞

 臧:台灣電影界一年一度的電影文化盛事,以「城市」作為定位,帶領觀眾深入認識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的台北電影節,今年邁入第十二屆了! 2014世足和2016奧運都即將在巴西舉辦,今年台北電影節主題城市選定巴西文化,從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的經典到新銳代表作,讓我們對迷人的巴西文化可以有更多瞭解。慧貞姐,聽說邀片過程讓你們又好哭又好笑?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愛來的時候》: 愛是掙扎愛很優雅愛是對話如此偉大

這屆金馬影展拿下最佳劇情片大獎後作驥導演隔天再度來到我節目訪談中我刻意問起張導的媽媽。『阿驥 你說你好嗎?是拍給爸爸的,《當愛來的時候》是拍給媽媽的我知道啦好啦謝謝你啦這是八十幾歲的張媽媽在兒子抱回金馬時簡潔含蓄的道賀電話我問:媽媽在爸爸往生後很久還不能接受對嗎?張導睜大了眼:她到現在還是每天坐在床上拿著我爸的照片跟他說兩個小時的話!每天喔!!聽張導細數從小看媽媽買菜理家精明幹練埋怨從小媽媽生活管教吹毛求疵描述媽媽對爸爸和自己的全心付出聽到這個僅管說著媽媽的愛是壓力的獨子對媽媽堅毅執著的性格和為人妻母愛的力量打從心底佩服

 有著強勢媽媽的張當愛來的時候》裡因此鮮活地呈現出他熟悉的女性當道的家庭系統,拍一個媽媽還不夠,一口氣講了四個媽媽的故事,呂雪鳳飾演的大媽對招贅來的丈夫黑面頤指氣使,一手掌握快炒店家族的命脈,女主角來春對親生母親二媽當人細姨 ,始終不滿,在經歷了未婚懷孕及家中變故,大媽倒下,二媽接班一肩扛起擔子後,走過了人生的無明際遇,經歷了生命的有機循環,終於一窺成長樣貌,一家人彼此扶持,一起體驗了,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動辦法:

1. 將此活動於FB分享出去

2. 於活動留言版寫下,你認為2010年金馬得獎名單,心目中的遺珠之憾是哪一部作品或獎項!為什麼?再點播一首電影主題曲給你的親朋好友聽?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張畫》:諸相非相

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看完他的第一部紀錄片《醫生》後,心裡就留下這個名字,鍾孟宏。看到《第四張畫》鍾導獻給FELIX WEN,我心裡流出一陣暖意,FELIX是《醫生》裡美籍華裔主角溫醫生的小兒子,天資聰穎卻另人費解地在衣櫃上吊,《第四張畫》的創作緣起是因為他,片子裡的第二張畫也是他的作品。在電台節目訪談時,我跟鍾導聊到我很喜歡《醫生》,沒有刻意的觀點鏡頭,捨棄煽情的淚水陳套,定靜地沈澱出一種無法言說的苦痛,那是一種將心比心與你同在的慈悲和陪伴,感覺像是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的角度在拍攝。

鍾導熱切地跟我說,拍《醫生》時溫醫生最常跟他講一句話:「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影響他非常深。十二歲的小孩子在衣櫃上吊不一定是自殺,不一定是無法面對,也許是一種對生命的好奇?也許是一種對未知的探索? 諸多費解留給溫醫生一家人,從男孩的畫裡,我們看到他的宇宙觀,他對生命的思考,他為自己畫的葬禮。 三年的拍攝期間,導演看到一個五十幾歲的大男人在鏡頭下哭到全身抖動,到後來平靜自若地敘述兒子的種種,最後舉家搬離原來的住所,那是無語仰望穹蒼的詰問? 謙卑面對生命的苦旅? 還是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了然於胸? 我們不知道,但是透過《醫生》,我們看到巧妙的黑白攝影,揭示了生命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往往更是黑白之間更幽微複雜的灰階色譜,那是一種靜默疏離的顏色,一種謙卑自持的距離,因此提供我們對生命一種沈澱的觀照。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動辦法:

上週落馬沒搶到票的朋友,現在快到<影藝FOCUS>【活動頁籤】再次回答歷屆金馬獎入圍電影作品中,你最想和誰再次回味哪部作品?為什麼?並點一首讓你難忘的金馬獎電影音()!!!

 

臧妮姬 N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