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臺灣影藝學院總監 臧筱雯
與談人:2010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游惠貞
臧:台灣電影界一年一度的電影文化盛事,以「城市」作為定位,帶領觀眾深入認識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的台北電影節,今年邁入第十二屆了! 2014世足和2016奧運都即將在巴西舉辦,今年台北電影節主題城市選定巴西文化,從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的經典到新銳代表作,讓我們對迷人的巴西文化可以有更多瞭解。慧貞姐,聽說邀片過程讓你們又好哭又好笑?
游:一開始他們真著是熱情如火, e-mail、skype討論得很開心,談完了要去找影片的時候,巴西朋友就說:「東西在哪裡呢?這真是個好問題。」或是約好skype討論,時間到了,我們skype都是開著隨時stand by,結果沒人影啊!第二天他跟你說他忘了。
臧:我們知道拉丁美洲人是有著很幸福的生活步調的,哈哈,所以今年慵懶的拉丁美洲文化讓你們吃足苦頭,特別是他們對文化財的概念還沒有整個很鞏固,沒有一個常設的單位,保存或維護這些迷人的電影文化或音樂,所以平常要看到這麼多拉丁美洲的電影很不容易,巴西新電影在整個拉丁美洲電影領域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領導地位。這次難得邀到幾部很經典的影片。有我喜歡的Babenco,還有阿媽導演SUZANA。
游:是,Babenco,我想大家可能不陌生,他的《蜘蛛女之吻》,就像李安的斷背山一樣,得到奧斯卡的榮耀。巴西人說Babenco對他們就像我們的李安。
臧:他在巴西拍了一部《街童日記》,一鳴驚人。後來男主角真的也在街頭被槍殺,很震撼。
游:對,這個很震撼的影片敲開了好萊塢大門, Babenco他後來到好萊塢去拍了《蜘蛛女之吻》,很像李安的際遇。我們還放映一部他最近的作品《愛糾纏》,那時他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代表了。另外一個怪咖導演就是Suzana,她已經八十多歲了。
臧:她五十幾歲開始拍片,我實在是非常得佩服她。
游:我們有邀請她來,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我其實都有一點擔心,可是她說一定要來。她其實有一部影片二三十年前在台灣上映過,所以她來過台灣。
臧:真的啊?是《星光時刻》嗎?
游:沒錯!這位老太太他很特殊生完九個小孩後,跑到美國念紐約大學,五十三歲才拍第一部電影,之後隔十幾年才拍第二部,又隔了將近十年才拍第三部,所以她才拍了三部電影。在巴西的影壇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怪咖。
臧:其實很多台灣觀眾是從《再見巴西》開始認識巴西電影的。很經典的電子花車。
游:對對對,沒錯。這部電影已經三十周年,那我們也特別邀了男主角來。
臧:好棒喔,所以大家可以期待巴西從經典到現代的創作。我們知道拉丁美洲的音樂是很迷人的,這次的主題音樂很精彩對嗎?
游:對,這一次巴西好多影片FOCUS在貧民區,生活所得很低,可是只要一到周末晚上,所有的人總動員唱歌跳舞去了。里約熱內盧有七十幾個貧民窟,好多原創音樂都從裡面出來到歐美的,這次一部影片《音浪潮滿天》,整個從四零年代開始,巴西的音樂就是橫掃到歐美去。他的音樂的起源就是很庶民的,非常精彩。
臧:開幕片的巴西影片《精銳部隊》音樂就是很震撼的,對不對?
游:沒錯!《精銳部隊》我一定要推薦,那是巴西在柏林影展得到金熊獎的作品。那麼多貧民窟和毒梟,一般警察白天去取締,晚上要快閃的,不然會被幹掉的。真正對付毒梟的是另外一種警察,叫精銳部隊,它他們的logo竟然是一個骷顱頭,你能想像嗎?他們比幫派還要幫派,影片講得就是精銳部隊跟毒梟之間的對決,那種暴力,據我認識的巴西朋友敘述,其實還滿寫實的。影片呈現警察黑吃黑、腐敗索賄,跟毒梟之間的個人恩怨情仇等,這些東西其實對國家形象並不正面,所以這影片在巴西,政府是很有意見的。
臧:好酷的片子,所有的男性影迷,已經熱血奔騰了。這是惠貞姐推薦一定要看的開幕片,另一部開幕片是臺灣的《第四張畫》,競賽單元當然還是臺灣影迷最關心的部分,像去年獲得百萬首獎戴導的《不能沒有你》就揚眉國際,今年國際青年導演賽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兩部片子,《第四張畫》跟《台北星期天》。
游:今年競爭很激烈,我們從全世界挑12部影片,其中來自台灣的兩部電影,其中開幕片《第四張畫》是鍾孟宏的影片。
臧:《醫生》《停車》的導演。
游:戴立忍當男主角,演一個在夜市擺地攤的社會邊緣人。女主角是頤和園的郝蕾,演一個到台灣來婚姻不幸的大陸妹,跟擺地攤的戴立忍同居,不甘不願地照顧兩個孩子,鐘孟宏對於社會觀察非常細微…
臧:另一個片子《台北星期天》,我覺得何蔚庭是可以期待的一個導演,對外勞的議題很關懷,自己說他也是一個外勞。
游:說得好,這影片是很有趣的,你也可以用一個很悲慘,很低調的方式去呈現他,他用一種黑色幽默,就跟外勞一樣,追求一種人生的幸福,然後把台灣荒謬感也帶進去,光是路上撿到一個沙發,如何把這個沙發運回家,還要過河,這過程就很好笑。
臧:今年我還很期待兩位很經典的亞洲大明星,世博會讓上海成為全世界的焦點,所以今年焦點影人選了阮玲玉的經典影片,到包括賈樟柯的最新作品等現代上海電影,另外一位是幾乎可以跟日本影史劃上等號的田中絹代,大家看她的《伊豆的舞孃》應該很難忘。這部份要不要跟大家介紹一下。
游:好呀,阮玲玉今年一百歲,其實一輩子拍了不到三十部電影,僅存的不到十部,所有的35mm拷貝都從北京的國家電影資料館那邊到台灣來。
臧:所以很珍貴,大家沒有看過的阮玲玉的默片。
游:對,大部分的影片真得是很細膩的作品,一部叫《小玩意》,導演孫瑜是天才,這個影片今天看來完全不過時,阮玲玉在裡面巧手慧心,很會做玩具的鄉下婦人,因為戰爭就被迫到了上海,這部影片本身節奏感很強,所以我們現場還有配樂,現場的band。
臧:由於是默片,播映時會是音樂會的形式,這次張曼玉的阮玲玉也會播吧?
惠貞姐:這個一定要看的,她真的演活了阮玲玉,等於是她跟阮玲玉的一個對話。
臧:相對田中絹代她是去年一百歲,整個日本各地都在做田中絹代的回顧。
惠貞姐:她拍了兩百五十幾部影片,我們挑了不同時期的代表作,比方說《伊豆的舞孃》,也差不多跟阮玲玉同一個時代,所以一個日本一個上海,做個對照。臧:還有小津安二郎的《宗方姐妹》,《楢山節考》都是很經典的作品,《楢山節考》我看了好難過。
游:真的,《楢山節考》是很經典的日本故事,不斷地被重新搬上大螢幕。
這次放映的這部無台劇版的很特殊,在台灣從來沒有放映過。
臧:最後還有他的接班人吉永小百合的《映畫女優》,田中絹代完整的一生回顧,好的,除了這兩位非常厲害的焦點影人,亞洲各地的精彩作品,還有很多的很棒的單元,例如因為阿凡達的效應,特別規劃了3D概念館單元,中影數位修復經典的台灣電影等,惠貞姐最後是不是推薦大家,你個人覺得那麼多片子裡一定要看的。
游:我想推薦兩部會被忽略的片,一部是台灣電影《魚狗》,講台灣警察腐敗的故事,跟《眼淚》是有一點類似的。另一部是新加坡的電影《藍色豪門生死鬥》,大開葬禮玩笑的瘋狂喜劇,跟臺灣的《父後七日》有得比。
臧:恩,父後其實是很精彩的片子,提供很多反思的機會。大家馬上在6月25號,就可以看到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