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iLOOK電影雜誌2011.12月刊《 臧妮姬專欄》)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今夜我可以寫出最哀傷的詩篇。 寫,譬如說,夜被擊碎而藍色的星在遠處顫抖。…
我愛她,而有時候她也愛我。 …
別人的。她就將是別人的了。…
如今我確已不再愛她。 但也許我仍愛著她。愛是這麼短, 遺忘是這麼長。…
即令這是她帶給我的最後的痛苦, 而這些是我為她寫的最後的詩篇。
--- 《 今夜我可以寫出 》聶魯達 (Pablo Neruda)
聶魯達寫青春愛情,年輕詩人跟世人分享讓他歡喜悸動的性與愛的體驗,企圖為讓他躁動不安的情感難題或心靈課題尋找安頓的力量。寫這首情詩時,他還只是個年近二十的小伙子, 或許詩句顯得稚嫩青澀, 但我們還是反覆誦唸著聶魯達,因為他真誠動人,因為我們都有過相似的青春情懷。
暢銷作家九把刀,小說改編的第二部電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愛情詠嘆的浪漫獨白,傷痕斑剝的熱血印記 ,九零年代的生活共業,輕鬆撩撥起大多數人美麗與哀愁並陳的青春追憶 。 好口碑也因為他的情意真誠動人, 因為每個人都有過「 我的世界不過就是你的心 」,那樣的普世青春情懷。
誰是你眼裡的那顆蘋果呢?英文片名《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九把刀首次執導演筒的劇情長片 ,選擇了半自傳小說作品出發。國中開始的線性敘事,調皮愛玩的柯景騰,為了追求班上品學兼優的夢中情人,拼命用功考上了大學。「沈佳宜,我很喜歡妳,非常喜歡妳,總有一天,一定會追到妳!」 追了八年的女生,是他當時最珍貴的人,也就是眼睛裡最重要最珍貴的,蘋果形狀的瞳孔。片頭片尾用同一顆蘋果,前後呼應的畫面,試圖捕捉青春時愛情的輪廓 。
來電台專訪時刀導說,對三十三歲的他而言青春時期已若即若離,青春時他有很多的遺憾,對一些女生有沒説出口的抱歉。故事講的是刻骨銘心,會抽痛的初戀。好萊塢式講故事方法,前五分鐘就清楚點題, 片子一開始就是男孩私密獨立的探險 - 打手槍。九把刀的文字敘事風格,本就有電影分鏡的特色 ,他以卡漫的方式,戲謔卻不低俗地誠實呈現男孩性探險的青春成長歷程 。「青春熱血」貫穿全片,時而戲謔搞笑、時而浪漫溫柔、時而夢想勵志、時而清純感傷。 從場面調度到剪接,都以商業電影的短鏡頭組成, 多種樣貌平均交叉呈現,成為電影輕快明暢的背景旋律。 場景打光、影像質感、音樂包裝、演員選角等,都以唯美偶樣的純愛電影手法操作, 柯震東新人之姿, 能演到這樣陽光討好,且有大量特寫的角色,可說是星運亨通, 而他演技毫不生澀 ,完全不辜負戲份吃重的男主角任務 ;以《聽說》入圍過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的陳妍希,也不負眾望,成功傳達了女主角讓人掛在牆上膜拜的聖女情結使命。
我告訴九把刀,我很喜歡片尾,長大後的女主角沈佳宜和柯景騰之間的一段對話:「 柯騰,謝謝你,那麼喜歡我。」… 「 我也很喜歡當年那個喜歡妳的我。」 九把刀像個可愛的小男生似的臉上突然亮了起來,熱切地説:「 對!喜歡一個人 ,會讓你閃閃發亮!心裡面有重要的人,會讓你的人生有方向 ! 」 我好像看到當年那個熱血小男生一樣,最後釋懷地看著月亮説: 「你相信平行世界嗎?或許,在另一個世界,我們是在一起的。」 我們成長了,愛情告白的對象不同了, 面對愛情和生命的態度不同了;但也許對逝去的愛情,或對真心付出的愛的煎熬,始終不變,心底對愛情的浪漫與憧憬,依舊年輕。九把刀把刻骨銘心的青春憾痛,化作看似輕盈的生命養分,回饋到他生猛有力的創作中。一如片中一夥青春好友並肩坐在河堤上訴說夢想,柯騰説:「我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因為有了我,讓這個世界,會有一點點的不一樣。」我面前的柯騰,如今的九把刀,難得嚴肅地説,我拍這個電影,還是希望有一點點影響力,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身邊跟你一起擁有青春的那些人,看完電影後可以翻開畢業紀念冊的通訊錄,打個電話給一些老朋友,約出來聊聊天,讓那一種情懷可以出現…。江湖人稱刀大、刀爺的九把刀,在臭屁自負的個性下,有著溫暖惜情的生命情調。
除了用蘋果這個符號前後呼應,九把刀對劇本最難的部分,結局處理,可說是妙手生花。 搬出憨厚喜感十足的全聯先生扮演女神的新郎,在頂替新娘被男主角撲倒擁吻的一煞那,劇中人物和看戲觀眾,心中遺憾瀟灑盡釋,瞬間破涕為笑,戲劇cartharsis的淨化作用於焉展露。用喜劇手法超然處理人生悔憾,九把刀在結局上高明的說故事手法,立馬拉高了這部青春熱血校園愛情喜劇的藝術層次。很多人是笑著流淚離開戲院的。我問看完電影,可以到什麼樣的禮物?刀導信心滿滿地説:「 跟喜歡的人一起去看,保證看完後手會牽在一起走出電影院。」 我正答腔這是最甜蜜的禮物,他給自己一記回馬槍:「 但也有可能是悲劇,看完男友眼中都是淚水想著初戀女友,然後要跟你分手!」 這,就是九把刀! 亦莊亦諧,率真痛快,讓人忍俊不禁!這樣一個創作鬼才的初戀情人讓很多人好奇, 但誠如聶魯達所說,情詩為誰而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情詩裡所流露出的動人情意。也許我們心中都有一個沈佳宜,也許我們都曾是柯騰, 那是在記憶裡存在著美好、自由、浪漫、理想的神格化身,那是知道就算徒勞無功,還是熱血追夢的青春願力,也許幼稚,但在註定消逝的美好青春中,幼稚,可以很動人。 片中青春的他,也許用幼稚的騎士精神來表現喜歡她,也許代替她被老師罰交互蹲跳,也許大叫我就是幼稚,才會追你那麼久,才會願意做徒勞無功的事! 如此解讀青春,如此堅持熱血,如此幼稚到底, 看似淺白任性, 但不也品嚐出甘願的動人情意和滋味?
刀導的成長紀事讓很多人想起曾讓自己閃閃發光的人,也憶起青春流金歲月的塵封感動。 我想起曾在電話中對我大喊「 我好喜歡你 !」 ,也把我當做女神幼稚地追求多年的男生,我也說過「 謝謝你這麼喜歡我 」的肺腑之言, 青春搭配熱血,真的很美!踏著輕快步伐看完九把刀為初戀寫的這最後的電影詩篇, 我想起很喜歡的蔣勳的一首詩 《 願 》, 「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 是願、是甘,而甘願了,就無憾、就幸福!
九把刀笑說這個故事充滿遺憾跟悔恨的光芒,但我看到,聰明的他用回甘的生命情調,再度書寫,再次復刻他的青春遺憾,而那閃閃發光的,不只是悔恨的光芒,更是一場生命花開花落,無憾的美麗。 ( 本文轉載自 iLOOK電影雜誌2011.9月刊 《臧妮姬專欄》 )